哲学沉思----哲学思潮

阿尔图塞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

    阿尔图塞1918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1948年加入法国共产党。他在《读〈资本论〉》中把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对立起来,企图"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他区分了理论实践与政治实践,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了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解释。阿尔图塞的一些观点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派别,即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的主要著作有《保卫马克思》(1966)、《读〈资本论〉》(1968)、《列宁与哲学》(1970)、《政治与历史》(1972)等。

一、阿尔图塞关于意识形态和科学的观点

    阿尔图塞把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起来,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规律的表象体系,是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的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中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他认为:作为表象体系的意识形态之所以不同于科学,是因为在意识形态中,实践的和社会的职能压倒理论的职能。他自己表示,他对哲学发生兴趣乃是由于对唯物主义和批判职能发生兴趣。他赞成科学知识,反对意识形态的知识的故弄玄虚,反对只是从道义上谴责神话和流言,赞成对这些意识形态进行严厉的理性批判。从他的这些观点可以看出,他完全否认意识形态的认识作用,甚至认为意识形态是故弄玄虚,只有科学才是理性的批判。这表明他没有认识到政治与理论的密切关系,并有贬低政治的倾向。

    阿尔图塞认为"意识形态"这个词本来是指"概念的发生学理论",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使用时才用以指统治着一个人或一个社会集团的思想概念和表象体系。这是因为马克思早年在《莱茵报》上从事于意识形态上的政治斗争,才不可避免地作了这种改变。阿尔图塞这种解释企图证明:任何意识形态的特点都是受到阶级利益的支配,并不是世界的真实反映。而科学则是离开了阶级利益的,与人们的实际利益脱节的。

    阿尔图塞从这种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的理论出发,认为马克思一生中曾经发生了一次从意识形态的前科学状态到独创的科学体系的革命转变。这个转变发生于1845年,而充分展开则在1857年以后,他把这次转变叫做"认识论上的决裂"。他根据这种"认识论上的决裂"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1840-1842年,是由一种更接近于康德和费希特的理性加自由的人道主义观点所支配。历史只能依靠理性与自由这种人的本质才能被人理解。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要的实践是反对书报检查,反对封建法律和反对普鲁士专制国家。要求有一个符合于人性的国家,并且认为通过哲学与政治的批判就可以建立这种国家。第二期是1842-1845年,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为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所支配。按照这种新的人道主义,实践活动就不再是要求有一个理性的国家,也不再求助于批判来达到,而是通过实践恢复人的本质。这一时期理想的人道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在人的本质中建立无产阶级与哲学的革命联盟。第三期是1845年以后的认识论上的决裂时期,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和一切把历史和政治建立在人的本质基础上的理论决裂。这种决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在全新的概念上面的历史和政治理论,这种全新的概念是社会结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经济的决定作用和不同的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二是对一切哲学人道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三是把人道主义本身规定为一种意识形态。

    阿尔图塞通过这种对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的歪曲来反对人本主义。认为这种人本主义的错误在于把理论与实践混同起来了。他认为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就犯有这种错误,因为把"政治利益"加到理论中间,所以不能是科学,只能是"意识形态"。在他看来,马克思的后期著作《资本论》则是科学,因为它讲到了资本主义的结构。

    阿尔图塞还反对经验主义,认为经验主义模糊了思想对象与实在对象之间的区别。因为概念并不会与它所要表现的客体合在一起。他认为经验主义把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认为知识是主体对客体本质的抽象,因而客体的知识成了客体的一部分。他主张知识是理论实践所制造出来的,并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实际上他这种观点是反对反映论的。他认为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与青年马克思都犯有这种经验主义的错误。按照他的看法,马克思在早期的人本主义观点中假定了有具体的主体存在,所以就一定从主体出发去进行经验的认识,因而是主体的经验主义。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后期抛弃了人的本质以后,连这种主体、经验主义等哲学范畴也一起抛弃了。

二、阿尔图塞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观点

    阿尔图塞把实践分为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和理论实践四种,前三种实践构成社会经济形态,而理论实践则形成理论知识。

    阿尔图塞从这种对理论与实践的观点出发引出一整套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从自然界所概括出来的一套规律,它只是一种哲学的研究,一种能动的理论实践。他认为马克思本人提出的科学是以《资本论》为代表的历史唯物主义,但是马克思本人没有能够把他研究出来的认识论上的新东西概念化。

    阿尔图塞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理论以他的"理论实践"为基础,而理论实践又以他对理论的"结构"的理解为基础。按照他的观点,每一门科学或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有一个理论框架,即理论的结构,或理论的本质。这种框架不仅支配它所能提供的解决办法,而且支配它所能够提出的问题以及它提出的形式。但是,这种框架并不是以明显而有意识的形式存在于它所支配的理论之中。因此,一般地阅读书籍并不能察觉到这种无意识的结构,只能采取"依据症候的阅读"这种方法找出这种框架。很显然,阿尔图塞这种理论也是从结构主义语言学来的,"书的结构"或"书的框架"与书的区别就是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也是莱维-施特劳斯的"亲属结构"或"神话结构"与"亲属关系"或"神话故事"的区别。"依据症候的阅读"实际上就是采用弗洛伊德的方法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出结构来。

    阿尔图塞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首先批评了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的说法。他说:"来源"是一个过时了的意识形态的概念。他企图用结构主义的理论实践来代替马克思主义对三个"来源"的改造。他以如下的图来说明其思想:

c1 c2 c3

. . .

. . .

R H M

. . .

. . .

李嘉图和法国社会主义 黑格尔 马克思

R H M

. . .

. .

他又说:"黑格尔的辩证法(H)+劳动价值论(R)+阶级斗争(FS)

  R+FS=原料、马克思的理论实践对象

  H=理论生产的工具

    因此,黑格尔的辩证法加之于李嘉图的产物是《资本论》=M。"(阿尔图塞:《政治与历史》,英译本,第1700页。)

    在理论与实践问题上,阿尔图塞把理论与实践分割开来,认为理论的研究(即所谓"理论实践")是完全离开实践(即所谓"政治实践")的。他认为英国政治学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理论实践的对象,黑格尔的哲学是理论实践的方法。用黑格尔的哲学改造这两种理论对象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这种思想产生思想、理论产生理论的所谓理论实践必然引申出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一种"虚假的问题",理论实践是它自己的标准,即理论是检验理论的标准。

三、阿尔图塞论社会的多元决定论

    阿尔图塞把莱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观点运用于说明社会的发展,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因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说,结构的辩证法。

    尔图塞在《矛盾与多元的决定》中,认为黑格尔哲学中并没有体系与方法的矛盾,黑格尔的辩证法不是倒置的,也不可能从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去发掘合理内核等。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一条不能超越的鸿沟,这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它的本质上,即表现在它本身的规定性和结构上。明白地说,这意味着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种种基本结构,如否定、否定之否定、对立的统一、'扬弃'、由量变到质变、矛盾……等等,在马克思那里……具有一种与黑格尔手中所有的结构不同的结构。"(阿尔图塞:《保卫马克思》,格林斯汉出版社1965年版,第93-94页。)

    按照阿尔图塞的意见,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结构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不同在于黑格尔的矛盾是一种单纯的(一元的)矛盾,一切事物的发展是由一个单纯的矛盾自始至终地决定的。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也讲到一切历史的社会由政治制度、风俗习惯、财政制度、贸易制度、经济制度、教育组织、艺术、哲学和宗教等无数因素所决定,但这些因素的有机的全体又是由一个"唯一的内在的原理"所决定,这就是绝对精神。因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元决定的。阿尔图塞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则与此不同,它是多元决定的。他以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来证明这个问题,认为在革命形势下,各种形势与潮流汇合成为一种革命破坏力,把人民群众都组织起来,成了一个进攻的力量,但这种不同的形势与潮流代表了不同的矛盾,性质根本不同,它们没有共同的根源,没有共同的倾向,也没有共同的水平和适用的立场。这种形势与潮流可能既属于生产关系,又从属于上层建筑,也从属于国际形势,在它们起同一种作用的时候,所谓一般的矛盾的单纯的、唯一的作用就谈不上了。按照阿尔图塞的观点,矛盾存在于社会全体之中,从属于不同的层次,它被这些层次所影响。他说:"矛盾在同一个运动之中既是起决定作用的,又是被决定的,它是被它所促成的社会形态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所决定的。"因此,他认为可以说"矛盾,在它的原则上,是被多元地决定的东西。"(阿尔图塞:《保卫马克思》,第101页。)

    阿尔图塞的这种观点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决定论的,它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根据他的观点,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阶级对立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而且有上层建筑方面的许多矛盾决定了社会的发展。他认为这些不同的矛盾是并存的、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这些矛盾之中并没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区别,不存在在经济基础的主要决定下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阿尔图塞认为承认多元决定论是与革命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他认为全世界的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之所以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就是因为十月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各国的链条中的最薄弱的环节中发生,上层建筑发生了决定的作用。历史上的许多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失败也是经济条件以外的原因。因此,为了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似乎就要采取这种多元决定论。

    阿尔图塞在他的《读"资本论"》中又把这种多元论叫做"结构因果性"。在这里,他引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种"结构因果性"。这段话说:"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于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09页。)他把这段话解释为一个社会有许多结构,各种结构有不对称的相互联系,其中有一个结构占主导地位,但这种主导地位是不固定的,它们按照多元决定的原则,有时这个结构占主导地位,有时又由另一结构占主导地位,而究竟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则由经济这个成分决定。

    阿尔图塞在论述"结构因果性"时,批评了"线性因果性"与"表现因果性"。他认为线性因果性是描写一个因素对一个因素的作用,这实际上是指机械的因果性。他认为表现的因果性是描写整体决定部分,但又把整体描写为本质,把部分还原为整体的现象,他认为这是使整体简单化了的因果性。他所说的这种表现的因果性是指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原因与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同时又发生相互作用的。从这个观点来看,阿尔图塞批评线性因果性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把因果关系了解为"线性"的,就使因果关系形而上学化了。但阿尔图塞批评黑格尔把整体与部分了解为本质与现象是错误的,因为黑格尔把整体了解为本质体现出他的一元论观点。而阿尔图塞的批评正体现出他的多元论观点。当然,黑格尔把因果性的本质了解为精神的东西却是完全错误的。

    阿尔图塞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把资本主义理解为没有主体的过程。社会的整体既不是象黑格尔的整体性那样把各个成分看成相等的本质的现象,也不是把一些成分看成一种主要成分的附属成分。如象机械主义或经济主义那样,把机械运动与经济看成是主要成分,把其他的成分看成附属的。阿尔图塞认为社会的各种结构的联系与各结构轮流占有主导地位,以及"归根到底"由经济这个成分决定的说法,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与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的解释。

    上面阿尔图塞关于用意识形态的理论来歪曲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理论实践的理论,强调从思想产生理论、多元决定论,强调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有同样的决定作用,都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

赖希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赖希(Wilhelm Reich 1897-1957)以"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生命论"的发现者、"性革命"理论的奠基人知名于世。他192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投入精神分析运动,成为弗洛伊德的忘年交。1927年,他加入奥地利共产党,从此,以精神分析学家和共产党员的双重身份从事活动。在理论上企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结合起来,在实践上企图把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与心理革命、性革命结合起来,结果遭到共产党和精神分析学会的两面夹攻,并被这两个组织同时除名。30年代后期,他移居美国。从此他致力于对"倭格昂"(orgone)这种生命能的阐述和研究。1957年病死于监狱。赖希的理论以1934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他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综合"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提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体系。

   赖希认为,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结合的必要,是由于它们两者各有其应用的范围和界限,各有局限性。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理论,马克思把注意力集中于社会情境之上;在研究人的精神时,马克思也把注意力投向人的理性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相反,精神分析学的研究范围主要限于个人,限于个人的"无意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结合的可能,首先在于两者的长处与短处互补,其次在于两者有若干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构成了两者结合的基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而精神分析学基本上也是一门唯物主义科学,因为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一样,把焦点集中在真正的人类需求上,他的理论出发点是爱和饥饿这样的具体的物质事实;马克思主义无疑是一种辩证的理论,而精神分析学的本质也是辩证的,因为弗洛伊德研究人的心理结构时,把心理结构看作是动态的,是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活生生的运动变化;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在本质上都是批判的、革命的,正象马克思主义代表了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批判那样,精神分析学代表了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

   构成赖希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体系主要是"性高潮"、"性格结构"和"性革命"理论。他认为三者都体现了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以及两者的相互改造。

    "性高潮"理论主要是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弗洛伊德主义。他认为,弗洛伊德理论后期不再把人的幸福与健康归结为"里比多"能的释放,而是把注意力投向了新创立的自我心理学,这一转向实际上是把原来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理论"唯心主义"化。为了阻止这一转变,他说,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学说的精神指导下,重新确立了生殖功能作为生理功能、生物功能的性质,并提出了"情欲亢进力"这一概念来指"有形的性能量"。

    "性格结构"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相互改造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对弗洛伊德主义的"改造"主要体现在:推倒了弗洛伊德把人类文明与本能压抑必然联系在一起的结论,使弗洛伊德主义从悲观主义变成一种乐观主义。赖希改造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提出了自己的"三层次人格论"。根据他的这一理论,在弗洛伊德所说的最原始的"本我"背后,还有一个更原始、更根本的"我"。这里蕴藏着与人类文明并不冲突的性冲动和自然的社会性冲动,只是由于受了外部社会条件的压抑,形成了人的"性格结构","性能量才转变成了破坏能量",形成了人的"破坏性冲动"。(赖希:《性格结构》,纽约1963年,第290页。)在他看来,这里强调了外部社会条件对人性的扭曲,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引进弗洛伊德主义的结果。弗洛伊德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改造"主要体现在:通过论述"性格结构"的形成,"弥补"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原先的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不能正确地解释经济发展过程是怎样转化为意识的;二是不能正确地说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随着"性格结构"理论的创立,这两个缺陷终于被弥补了。一定的社会制度总是要按照它的需要,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性格结构。宗教、学校、教会教育儿童的实质是代表社会,按照特定的经济发展过程的要求,强使儿童形成与这一经济发展过程相一致的性格结构。性格结构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和人的意识形态之间的中心环节,经济发展过程是借助于这个中心环节变成意识形态的。又因为意识形态是"被抛进个人的性格之中的",(赖希:《法西斯主义的大众心理学》,纽约1946年,第13页。)而性格结构又具有稳定性、自主性、独立性的特点,所以意识形态也具有了相对独立性。他强调,性格结构的概念"架桥沟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情况和意识形态之间的鸿沟。

    "性革命"理论贯穿着用弗洛伊德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学说这根主线。归结起来,这种"改造"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改造"了用"社会革命代替一切"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的社会革命学说是一种宏观革命论,这种革命把革命的目标仅仅说成是使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获得解放。他说,马克思的社会革命学说"不管具有多么重大意义,尚不能解决人类奴役和自我征服问题"。(赖希:《性革命论》,纽约1974年,第26页。)马克思的宏观革命论必须用微观革命论,即"性革命"论加以补充。"性革命"论旨在把无产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权力和制度的斗争,同为改变人的性格结构,争取性解放的斗争结合在一起。(二)"改造"了"把一切革命斗争都说成是阶级斗争"的观点。他认为,不能把革命斗争与阶级斗争等量齐观,阶级处境与性格结构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性危机并不产生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而产生于自然的、永恒的本能需求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所以,真正的革命斗争应该是社会全体人员同压抑人们的本能需求的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马尔库塞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他早年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后赴柏林大学和弗莱堡大学学习,以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为师。1922年获博士学位后,被海德格尔看中,当了他的助手,但过不久又与海德格尔产生了观点分歧,两人便分道扬镳。1932年他与霍克海默尔相识,参加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1934年随研究所迁往美国,以后先后在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任职任教。60年代末,在西欧、北美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轰动一时的"左翼学生造反行动",造反的学生把他奉为"精神领袖",称他是"青年造反者之父"。1979年,他病死于西德慕尼黑附近的斯塔恩克。马尔库塞的思想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30年代受存在主义影响较深;在40年代致力于"揭示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的紧密联系";50年代以后则主要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出发,解释马克思主义,属于这一方面的主要著作有《爱欲与文明》、《本能结构与社会》、《论当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单向度的人》等。

    马尔库塞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首先是一种哲学理论。主要贡献是揭示了人的心理结构的秘密,在一种新的意义上规定了人的本质。他致力于实现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心理结构理论的剖析,提出人的本质是"爱欲",并在此基础上,把"爱欲解放"论同马克思的"劳动解放"论联系在一起。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与"无意识"两部分,马尔库塞认为,因为"意识"后天形成,受"现实原则"支配,"无意识"与生俱来,受"快乐原则"支配,所以"无意识"比"意识"更能体现人的本质。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是由生本能和死本能所组成的,马尔库塞认为,因为生本能与人的"存在原则"相一致,所以尽管这两种本能都受"快乐原则"支配,但真正体现人的本质的是生本能。弗洛伊德把生本能的主要内容规定为口渴、饥饿,性欲等。马尔库塞则进一步指出,在这些内容中,性欲占统治地位。因此把生本能作为人的本质,实际上也就是把性欲作为人的本质。"性欲"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有时指同生殖机能有关的对异性的肉欲追求,有时则指人的机体追求快乐的普遍属性,他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性欲"一词时,为了与前者区别开来,又把它称作是"爱欲",马尔库塞强调,作为人的本质的"性欲"应是后一种意义上的"性欲",即"爱欲"。在分析人的各种爱欲活动时,弗洛伊德也谈到了劳动,马尔库塞则作了系统发挥。他认为,在人的所有爱欲活动中,劳动是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劳动,应该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它为"大规模地发泄爱欲构成的冲动"提供了机会。他还认为,从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心理结构的理论出发,引出人的本质是爱欲,再引出人的本质是劳动,就与马克思的理论走到了一起。马克思最早提出了人的本质在于其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但马克思没有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自己,把劳动与爱欲联系起来,就能正确地证明人在劳动中为什么感到幸福,为什么人通过劳动能实现自己。

    马尔库塞通过对人的本质的分析,得出结论,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爱欲解放的核心是劳动的解放,要使人真正获得幸福,必须使人所有的活动"爱欲化",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的"爱欲化",劳动的"爱欲化"也就是劳动的解放。

    作为一种社会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属于悲观主义,他把人类文明与爱欲满足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在爱欲满足与人类文明两者之间,人们只能取其一而不能兼有。马尔库塞认为,弗洛伊德的这种悲观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就是论证人类走向本质得以实现的无限美好的社会的必然性。为了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结合,马尔库塞又致力于推翻弗洛伊德把人类文明与爱欲满足对立起来的结论,把弗洛伊德的悲观主义改造成为乐观主义。

    马尔库塞认为,弗洛伊德之所以把人类文明同爱欲满足完全对立起来,是由于他把"爱欲的反社会性"以及"物质生活资料贫乏"作为文明社会不可避免地压抑爱欲的两个主要根源。在他看来,弗洛伊德所说的这两个根源实际上均不能成立。"爱欲"不同于"性欲",它具有一种内在的"凝集力"、"团结力"和"约束力"。这些内在本性决定了它同稳定的社会关系不会有根本的冲突;至于"物质生活资料的贫乏"同压抑爱欲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人们完全可以把解决贫乏的生存斗争变成一种爱欲活动,使它既创造出为解决贫乏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又为爱欲发泄提供机会。他强调,造成爱欲在文明社会里遭受压抑的主要原因只能从"生存斗争的组织方式"中去找。文明社会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组织"生存斗争"时,千方百计地压抑人们的爱欲。在他看来,把爱欲压抑的根源归结为"统治利益",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最有意义的"修正",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推倒了弗洛伊德把人类文明与爱欲满足对立起来的结论,使人们找到了"解放爱欲"的关键--推翻统治利益,而且在于使弗洛伊德的理论真正成了与马克思主义相容的学说。

   马尔库塞认为,可以把压抑区分为"基本的压抑"与"多余的压抑"两大类,前者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合理性。后者则是不带有必然性,人类完全可以消灭它。在他看来,在现代工业社会里,"基本的压抑"已基本上不存在。"现在主要是由统治者的利益要求对本能继续加以压抑"。(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伦敦1956年,第130页。)这就是说,现在的压抑主要是"多余的压抑"。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推倒"统治利益",就能使爱欲得以解放。

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

一、阿芬那留斯的生平活动

    阿芬那留斯(Richard Avenarus 1843=1896)出生于巴黎一个书店老板家庭,曾先后在苏黎世、柏林、莱比锡研究过生理学、语文学和哲学,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77年起江苏黎世大学哲学教授,以后他一直在苏黎世大学任教,直至逝世。除了教学和著述,他一生很少从事其他活动。

    阿芬那留斯在1876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主要哲学著作:《哲学--按照费力最小的原则对世界的思维》,他的哲学体系在这部书中已见端倪,1888=1900年他出版了《纯粹经验批判》,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哲学体系。在1891年出版的《人的世界概念》中,他企图对前两部著作中的唯心主义加以遮饰。1894=1895年出版的《关于心理学对象的概念的考察》对他的经验批判主义作了总结,阿芬那留斯在1877年创办了《科学哲学季刊》。这个杂志刊行了40年,对于促进经验批判主义的流传起了很大作月L

二、对经验的批判

    阿芬那留斯称他的哲学是一种尊重经验的哲学。不过他既不同意唯物主义反映论把经验看作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也反对以往唯心主义把经验看作纯粹的主观内省。他提出要调。以往哲学的经验概念进行批判,他的哲学之被称为经验批判主义即由此而得名。

    究竟怎样批判经验呢?阿芬那留斯认为是"清洗"掉夹杂在经验概念中的一切与经验无关的内容,使经验成为"纯粹经验"或者说"完全的经验"。

   夹杂在经验概念中的非经验的内容包括哪些呢?阿芬那留斯提到了如下两类。一类是有关估价的,即人们把自己于对象所作的伦理和美学的评价(例如认为对象是好的或坏的、美的或丑的),当作是对象本身的特性。其实它们并不是对象本身的属性。另一类是属于拟人化的。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最初阶段上,人们往往用拟人化的观点来解释自然,即把人的特性当作自然对象的特性。如果阿芬那留斯把从经验中清除出上述内容看作是清除出没有客观根据的主观的东西,那不应当说他是主观唯心主义的。阿芬那留斯也正以此摆出反对和超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姿态,在他对经验的论述中,也不乏貌似客观的文字。例如他在《纯粹经验批判》中说:"纯粹经验的综合概念",就是"这样一种申述的综合概念,在这种申述的所有构成部分中,只有环境构成部分才能是这种申述的前提。"(阿芬那留斯:《纯粹经验批判》,转引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148页)如果阿芬那留斯把环境看作是不依赖于"申述"或"言表"即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那他对经验的这种解释就是唯物主义的了。但他恰恰是把环境看作不能离开进行"申述"的人而存在。

    不仅如此,阿芬那留斯还要求从经验中"清洗"掉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环境。例如排除客观的物质以及客观的因果性、必然性。他认为关于物质的概念是超乎经验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它们只能是一种空洞的或先天的抽象,并不真实存在,因而不应包括在经验概念之内。他在《纯粹经验批判》中说:"在清洗过的'完全的经验'内部没有'物理'的东西,即没有形而上学的绝对概念的'物质',因为这个。概念下的'物质'不过是一种抽象。" (阿芬那留斯:《纯粹经验批判》,转引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144页)与此相关,阿芬那留斯批判了以往哲学关于实体的概念。他认为实体不过是主体用来将各种变化联系起来的一种"理想的点",并不是什么独立存在的东西。存在的不是实体,而是感觉。必然性、因果性等并不真实存在。"我们既然感觉不到某种引起运动的力量,也就感觉不到任何运动的必然性……。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就是一个现象跟着一个现象"。"既然因果性的概念要求力量和必然性或强制作为决定结果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因果性的观念也就和它们一样的完蛋。"(阿芬那留斯:《哲学--按照费力最小的原则对世界的思维》,转引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159页)

    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既要求从经验中"清洗"掉作为经验的客观基础的外部世界及其因果性、必然性等客观联系,又标榜要"清洗"掉评价的以及拟人化的等主观的内容,那么在他的经验概念中所剩下的就只是超乎二者之外的第三种东西。他说:"……我不知道物理的东西,也不知道心理的东西,我只知道第三种东西。"(转引自《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第54页)这个第三种东西正是既可以成为物理的东西,又可以成为心理的东西的纯粹经验。他在《纯粹经验批判》中说:"纯粹经验的分析概念",就是"这样一种申述的分析概念,在这种申述中没有掺入任何经验的东西,因而这种申述本身不外就是经验。"(转引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143页)经验就是经验,这就是阿芬那留斯故作高深的经验批判主义的根本观点,这种观点正是休谟主义的翻版。

三、自然的世界概念和原则同格论

    阿芬那留斯称其经验批判主义的世界观为"自然的世界概念"。从外表上看,这种概念的确具有自然的,甚至是素朴实在论的特征。因为他在表述这一概念时,不仅承认个人以外的他人及世界存在,而且明确表示不赞成唯心主义,并确信其哲学理论无效。

    阿芬那留斯在谈到自己"最初的哲学思维"时说:"我在一定的环境中与自己的思想和感觉同在。这一环境是由具有各种各样相互依存关系的各种各样的组成部分构成的。在这个环境中也包括与我接近的人以及他们的多种多样的言语:他们所说的话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同这个环境发生一定的依存关系。此外,他们也象我一样说话和行动……。这些接近我的人也象我一样是实体,而我自己也是这种实体,象他们一样。我在最初的哲学思维中所发现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它是某种存在着的、牢固的、众所周知的、习惯的、可以理解的东西……"(转引自《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第30=31页)阿芬那留斯在这段话中明确肯定了自我、由各种不同的相互联系部分组成的世界以及他人的存在。而这正是他所谓的自然的世界概念。他还认为,当人们没有患精神病或者受到某些哲学家所宣扬的变了形的世界观的影响的时候,他们所持的世界观正是这种自然的世界概念。应当承认,如果到此为止,那阿芬那留斯的观点的确具有某些没有受过哲学熏陶的普通人的常识的观点,甚至有素朴实在论的意味。

    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阿芬那留斯所说的自我与世界、他人的存在究竟指的是什么以及它们处于怎样的关系中时,就可发觉他的所谓自然的世界概念具有明显的反唯物主义的特征。问题在于,他把它们的存在都归结为经验中的存在。他认为环境(包括他人)与我的思想和感觉同在,这就是说,自我和环境是同时由我的经验(思想和感觉)发现的。离开了我的经验既谈不到自我,也谈不到环境。所谓自我,并非某种独立的精神实体,而无非是某种被发现的现成的东西,环境也并非某种独立的物质实体,它们同样是由自我所发现的现成的东西。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无论是自我或环境,人们都是把它们当作属于某种经验的东西来体验。阿芬那留斯在具体谈到自然的世界概念的构成时。认为它包含了两种要素,即经验和假说。经验的内容指已被发现的东西,即自我、环境及其组成部分(包括他人)、经验各部分的依存关系。这一要素实际上指的是自我的经验。假说所指的主要是自我对周围的人的运动。例如说话)所赋予的那种意义。换言之,我必须假定周围的人也象我一样同这个环境发生依存关系,同我一样说话和行动。因而他们同我一样具有其各自的自我及环境的经验。自我和他人在这方面在原则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自然的世界概念对我和对周围的人都同样是适用的。凡是对我说是正确的东西对他人来说也是正确的。反之,对他人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列我也是正确的。为了研究自然的世界概念,既可以从自我出发,也可以从周围的任何人出发。阿芬那留斯所谓构成自然的世界概念的要素之一的假说,无非就是与自我的经验具有同等地位的他人的经验。因此,他的自然的世界概念并未越出经验的范围。既然他对经验的解释是背离唯物主义的,他的自然的世界概念尽管具有素朴实在论的外表,实质上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

    原则同格论是阿芬那留斯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和对经验的“清洗”密切相关,也是他所渭"自然。。世界概念"的进一步发挥。原则同格就是指经过"清洗"后的"完全的经验"中或者说是自然的世界概念中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阿芬那留斯的原则同格论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作为主体的自我以及作为对象的环境处于不可分割的同格,即相互依存关系之中,他把自我叫做同格的常在项或者说中心项,把环境叫做同格的对立项。认为二者总是被一起发现的,没有主体就没有环境,没有环境也没有主体。他说:"对见到的东西(或我们所发现的东西)的任何完全的描述,不能只包括‘环境'而没有某个自我(这个环境就是这个自我的环境),至少不能没有那个描述我价、所发现的东西(或见到的东西)的自我。"(阿芬那留斯:《人的世界概念》,引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63页)正象自然的世界概念中的经验不只是个人的经验,也包括他人的经验一样,作为原则同格的中心项的也不只是个人的自我,还包括他人的自我。"我的周围环境的某些组成部分--周围的人--是经验批判主义的某种原则同格的中心项。"(阿芬那留斯:《人的世界概念》,引自《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第53页)

   阿芬那留斯企图以原则同格论的观点来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他认为,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把主体和客体(自我和环境)的关系当作从属关系,即或者把自我、精神从属于客体、环境,或者使客体、环境从属于自我、精神,他认为二者都歪曲了自然的世界概念、都把由纯粹经验所统一的世界分裂为二。

    如果阿芬那留斯只是指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主体和对象不可分割,那这个论点是无可非议的。因为离开了主体与对象的相互关系就不可能有任何认识。然而他却明明是把原则同格论当作一种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的世界观。他企图利用这一理论对整个世界作出一种描述,即回答世界究竟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怎样等问题。他甚至企图把原则同格论当作一种"素朴实在论",其实他的这种"素朴实在论"与正常人所接受的素朴实在论不同,因为它否认环境、自然界不依赖人的自我而存在,而这归根到底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四、生命系列规律说和反嵌入论

   如果说自然的世界概念和原则同格论主要是表现了阿芬那留斯的世界观的活,生命系列规律说和反嵌入论主要是表现了他的认识论。

   阿芬那留斯所谓生命系列规律实际上就是把人的认识过程归结为生物学的刺激和反应过程,即自我的经验(E)通过中枢神经系统(C)与环境的刺激(R)的相互依存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分为独立的生命系列和附属的生命系列两个过程。

    所谓独立的生命系列指的是R和C之间的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它又可分为三个小的阶段。第一阶段为R作用于C,使C的平衡遭到破坏。第二阶段为恢复平衡的过程,第三阶段为平衡的恢复。中枢神经C的平衡状态就是维持生命的理想状态。这一破坏和恢复平衡的过程就其只涉及C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说,它只是人的大脑中所发生的生理过程,它与人的意识、心理活动无关,故称为独立的生命系列。但是,与这一过程同时发生的并从属于这一过程的还有另一个过程,即意识的、心理的过程,这就从属的生命系列。它也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中除了遇到已熟悉的。习惯了的东西,还遇到了陌生的、不熟悉的、不习惯的、意外东西,它们引起人的不安,从而破坏了人的生活的常态。第二阶段为人力图理解、习惯、熟悉这些东西,消除不安,恢复生活的常态。第三阶段为不安最后消除,常态得到恢复。因此这三个阶段同样是平衡的破坏与恢复的过程。在阿芬那留斯看来,人们平常所说的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实际上也正是人的生活的平衡的破坏和恢复的过程,小孩、野人和思想家的精神活动当然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毫无例外地是这样的过程。他们都是在发现问题(不平衡),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恢复平衡的过程),最后解决问题(平衡恢复)。

    在阿芬那留斯看来,尽管属于心理的东西的附属的生命系列以属于物理的东西的独立的生命系列为前提,但二者之间并无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不能认为人的心理反应是对物理刺激的反映。不能把R作为自在之物,似乎正是它价诽用于感官,引起感觉、知觉等经验内容(E),E是C系统所引起的,而C系统的确受R的刺激,但E并不是R的产物,更不反映R。在R=C和C=E的过程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二者的过程是对应的,都是平衡的破坏和恢复的过程。但这种关系是函数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阿芬那留斯关于生命系列规律学说在认识论上的实质主要在于:它否定了人的感觉、思想是对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对象的映象,否定了人的正确认识是主观符合客观,而把感觉、思想仅仅当作人在受到外部刺激以后所作出的生物学的反应,即人的生物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刺激的手段。某一种思想、观念只要能用来应付环境,或者说恢复有机体的平衡,那管它们是否符合实际,都应当加以肯定。例如,小孩子对于灌木的花朵在风中抖动这个事实不理解,这意味着环境的刺激使他的神经系统失去平衡,小孩子对此作出一种解释:花怕冷,它在打寒颤,尽管这个解释并不符合客观事实,但由于它使小孩的神经系统恢复了平衡,因此它与其他能使人恢复平衡的解释具有同样的价值。阿芬那留斯是如此走向极端,以致认为一只没有头脑的青蛙对一定的外部刺激作出的反应虽然在形态上不同于哲学家头脑中的神经活动过程,但就其恢复被破坏了的平衡的功能来说,却无实质区别。这样,阿芬那留斯的生命系列学说不仅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根本对立,而且走到了把人的认识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相提并论的地步。

    阿芬那留斯的生命系列规律说从正面阐述了他的认识论观点,他对所谓嵌入论的批判则表现了他对传统认识论,特别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否定。

    什么叫做嵌入呢?简单说来就是把关于对象的感觉、思想、观念置于(嵌入)人的意识中。阿芬那留斯指责所谓"流行的心理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的哲学(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把知觉(感觉、思想、观念)和知觉的对象(物、现象)分离出来,把后者当作意识以外的东西,而把前者置于意识之中。例如,当人们看到一棵树时,人们便把对树的知觉与树本身相分离而置入(嵌入)人的头脑(意识)中。阿芬那留斯所谓嵌入,指的就是他所谓把知觉与其对象相分离而置入人的意识中的现象。当我们看到一棵树时,"流行的心理学便把这棵树作为'被看到的东西',置入人的体内(即置入大脑)。这种把'被看到的东西'置入人体的内部的现象,我们就称之为嵌入(引自《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第48-49页)。

    阿芬那留斯把唯物主义反映论当作嵌入论而加以攻击。在他看来,唯物主义反映论承认对象(外部世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存在。正是这种对象(例如一棵树)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关于列象的感觉和知觉,即对象的映象,这种映象不是存在于意识之外,而是存在于意识之中。这样就出现了对象与关于对象的映象分离的情况,被知觉的树(经验物)本身处于意识之外,而关于树的知觉(映象)则被置于意识之中。因而唯物主义反映论必然是嵌入论。但是,网芬那留斯又打着反对唯心主义的旗号。他甚至认为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包括原始的万物有灵论)的根源是嵌入论。因为它们都以主客分离为前提,而主客二元分离正是嵌入论的基本特征。嵌入论之把关于对象的知觉(感觉、思想、观念)置于意识之中正意味着将它们与其对象分离开来,而把知觉同其对象分离开来必然导致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

    应当认为,阿芬那留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揭示了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将主体与客体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的现象。但是他不是由此去进一步揭示主客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是借口排除嵌入、排除主客分立而根本否定入关于对象的知觉(感觉、思想、观念等等)是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否定人的认识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他实际上是把人在现实的认识过程中所存在的主客的对立统一关系歪曲成了二者的绝对同一关系。即把主体和客体都归结为同一的纯粹经验。在他看来,知觉和被知觉的物不再存在区别。什么地方存在着被知觉的物就会有知觉,什么地方有关于物的知觉也会有物。在个人经验中二者是同一的。总之,对琴一个人来说,世界上存在着的就是纯粹经验,无论是主体和客体,都是同样的纯粹经验。这显然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不仅如此,阿芬那留斯在排除嵌入、否定感觉、思想等是人的意识状态的口号下,也否定了思想是头脑的机能,头脑是思想的器官。他对这一点也公认不讳。他明确他说:"我们的头脑不是思维的住所、座位、创造者,也不是思维的工具或器官,承担者或基质等等。""思维不是头脑的居住者或主人,不是头脑的一半或一面等等,思维也不是头脑的产物,甚至也不是头脑的生理机能或一般状态。"(引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83页)总之,感觉、思维等与头脑无关。阿芬那留斯还把"头脑的思维"叫做"自然科学的拜物教"。他的所谓羽)除了嵌入的哲学自然是一"种不用头脑思维的哲学。

20世纪实在主义思潮概况

1、实在主义思潮的基本特征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实在主义"是一个使用得极广泛而含义又很模糊的概念。各种不同倾向的哲学家(包括实证主义者、马赫主义者、唯意志主义者、生命哲学家、实用主义者以及新托马斯主义者等等),为了表示自己的哲学超出了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范围,与素朴实在主义观点相一致,往往喜欢打出实在主义的招粹。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的不少自然科学家,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往往抱有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又避免使用唯物主义这一概念,而代之以实在主义。因此,实在主义一词的含义,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往往是极不相同的。但除此之外,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实在主义还是一种与其它哲学流派有所区别的特定的哲学思潮。这种哲学思潮大致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尤其是在英美两国。20世纪头20年,实在主义打着反对"唯心主义"的旗号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哲学舞台上颇为活跃,对英美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实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有其不同于其它哲学派别的特点,实在主义者往往自称反对唯心主义,承认外部世界和人的认识对象具有客观实在性。这种主张容易与人们普通所具有的素朴的实在主义(相信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思想相混淆。他们中有些人就称自己的理论是"常识哲学"。但是,实在主义者把感觉、观念也看作是客观实在的,否认精神、思维是物质发展的产物,混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否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反对唯物主义的物质论和反映论,他们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基本上仍然立足于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同时,实在主义者又承认一般或共相的独立存在,因此他们又具有古代柏拉图和中世纪的实在主义(即唯实论)的特点。当然,实在主义在批判唯心主义的理论而主张对象的客观实在性时,也往往表现出一些唯物主义因素。因此,实在主义具有明显的折衷主义性质。

    实在主义也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和公开的宗教神秘主义有所不同,它强调和利用自然科学的成就,尤其是数学、逻辑学的成就。从这方面说,哲学中的实在主义思潮与自然科学家的实在主义观念有共通之处,因而得到了一些自然科学家的赞同,在自然科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在主义者声称要为科学确定范围,要科学避免对"形而上学"问题作出结论;同时,他们提出要为科学方法作论证并加以推广,他们提出的逻辑方法为逻辑实证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条件。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真正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来研究自然界,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成就。他们使科学方法脱离唯物主义的基础,使科学脱离唯物主义哲学的指导。

2、实在主义的产生和流传

    如前所述,实在主义是具有折衷主义性质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潮。它主要流行于德国、奥地利、美国和英国,尤其以美国的影响最大。它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

    在欧洲大陆,早在19世纪末,德国(奥地利)心理学家、哲学家F·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 1838-1917)就已提出反对主张校认识的对象依赖于认识者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他从心理学上强调区分心理的行动和心理的内容,主张心理的行动必指向一定的对象;他又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立场出发,强调对象的实在性,即被认识的对象不依赖于认知者的行动而存在。他的学生奥地利哲学家A·迈农(A.Meinong 1853-1920)进一步发展了关于对象的实在性理论。

    在英国,19世纪末,在以布拉德雷为代表的新黑格尔派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牛津大学,就出现了凯斯(Thomas Case 1844-1925)和威尔逊(John Cook wi1son 1849-1915)的实在主义的理论,他们肯定感知的对象是独立于感知者而存在的。但是,在英国,正式打起反对唯心主义、的旗号,明确提出实在主义哲学的则是摩尔(G.E.Moore 1873-1958)、罗素(Bertrand Russel1 1872-1969)和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以及他们的所谓"剑桥学派"的信徒。因此,剑桥大学便是英国新实在主义思潮的中心。摩尔在1903年发表的《驳斥唯心主义》一文,是英国新实在主义产生的标志,他在同年发表的《伦理学原理》是从伦理学角度提出了实在主义的主张。罗素则从数学、逻辑学角度提出新实在主义的主张。摩尔和罗素是这股实在主义思潮的领袖人物。罗素宣称,摩尔领导了这场反唯心主义的运动,而他则以解放的感觉跟随其后。他们反对布拉德雷把常识所相信的一切看作仅仅是现象的观点,主张常识认为是实在的事物就是实在的,不受哲学或神学的影响,就是说象草地、太阳、星星这样一些物理现象是不依赖于心灵而存在的,即使没有人知觉到也会存在。这种符合常识的信念,得到一般人的称赞。罗素还反对布拉德雷的一元论的宇宙观和内在关系说,提出多元论的宇宙观和外在关系说。并且他把柏拉图式的信念也带进了新实在主义,即认为超时间的理念或共相也和物理对象一样是独立的实在。摩尔和罗素后来越来越致力于分析哲学,二人同时成为分析哲学的开创者。新实在主义与分析哲学在思路上有相通之处。

    怀特海也和罗素一样从数学、逻辑方面提出实在主义的主张,他在1924年迁居美国,成为美国哲学家,剑桥的新实在主义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得到许多人的拥护,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从澳大利亚迁居英国的亚历山大(Samuel Alexander,1859一1938),他是英国实在主义哲学思潮中"本体论"系统的创始人。

    美国的实在主义哲学思潮出现于20世纪初。1901年3月,蒙塔古(Wi1liam Peppedrell Montague 1873-1953)在《哲学评论》上发表了《罗伊斯教授对实在主义的驳斥》;同年10月,培里(Raliph barton Perry 1876-1057)在

作者:     2014/09/21(Top) 返回页面顶端
 
上一条:哲学沉思----有问必答
 

版权所有 © 2018-2024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访问计数: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电话:028-86291673

院长信箱:SAUmkszyxyyzyx@163.com    纪委信箱:SAUmkszyxyj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