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2024年10月)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直属学校领导的独立二级机构,是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学院秉持“铸魂育人 厚德兴农”的院训,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本科教学为立院之本,以学科建设为强院之路的发展理念。2023年,学院成功获批四川省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四川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

学院沿革。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搬迁到雅安独立建校伊始,学校就成立政治理论课教研组,后改称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组(1960年),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学校也同时恢复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的建制。1977年—1988年,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由校内两个相对独立的单位(马列主义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共同承担,其中马列主义教研室主要负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德育教研室主要负责思想品德、法律知识、形势政策方面的教育。此后,学校院系多次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单位先后隶属于社科部(1988年)、人文社科学院(2003年,2007年组建副处级建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隶属于人文社科学院)、政法学院(2009年,2010年组建正处级建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政法学院合署办公),2011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要求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1]1号)的规定,成立了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政治学院。2015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2016年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学院从雅安校区搬迁到成都校区,同时在雅安校区设立雅安教学部,2023年在都江堰校区设立都江堰教学部。

机构平台。学院设有党政办公室、雅安校区教学部、都江堰校区教学部、研究生教学部等管理机构,并按照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分别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研室,组织机构健全。学院设立了图书资料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拥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公民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研究与服务中心、乡村振兴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学院还建立了包括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灾后重建不同类型的教学实践基地20余个,为广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有力保障。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2人、博士学位教师44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模范教师” 1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四川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1人,“四川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

学科建设。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招生资格,2007年开始了首届招生。2011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根据学科实际,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4个二级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资助。目前,现有硕士生导师38人,在校研究生100余人,已培养毕业研究生200多人,就业率100%,就业去向主要为党政机关,高校、党校、国有企业等。

课程建设。学院目前承担了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念、内容、形式,积极推进“一课一品”建设活动,努力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与法治”打造“优秀学生标兵进课堂”课程品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打造“三兴融合育人、学史铸魂强农”课程品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打造专题教学课程品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打造“原味+农味”课程品牌;“形势与政策”打造“大国三农”课程品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打造“思想引领、问题导向、合力共建、厚德兴农”课程品牌。通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获批省级一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门课程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主要成果。在近些年学校教务处组织的学生网上评教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平均满意度均在90%以上。学院教师在教学竞赛、哲社优秀成果评选等活动中成绩优异,2023年获得四川省高校思政课中青年教师“精彩一课”讲课比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参与获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主持获得二、三等奖各1项。201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共党史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多篇学术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3份调研报告得到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徽

 

 

          

 

  

    院徽释义:

    1.主色为红色调,寓意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

    2.两侧的树叶,体现学校“农”的特色,同时寓意学院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中间的马克思头像、底端的书本,寓意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的坚强阵地;书本有三个层次,寓意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版权所有 © 2018-2024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访问计数: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电话:028-86291673

院长信箱:SAUmkszyxyyzyx@163.com    纪委信箱:SAUmkszyxyj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