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重大判断的历史性贡献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重大判断的历史性贡献

20180930 07:56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刘林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作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判断,它深刻揭示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新要求,制定新时代党的基本方略及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遵循。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既是对5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奋斗目标的精准定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一,历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精准判断,奠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重大理论判断往往是开启一个发展新时代的思想基础,是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进行了准确的判断,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确立共产主义思想,开创了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列宁在此基础上提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的绝对规律,对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进行了准确的判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首先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及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由此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科学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问题,建立了新中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中,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正确认识和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围绕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党的十八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抓住了中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征,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必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未来世界发展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精准判断,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梦”的时代使命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求客观判断社会变革所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凝聚共识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实践表明,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以此来确定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事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事关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中国发展的历史而言,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及物质发展成果极大丰富,改革分享机制正在构建,社会生产局面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总体要求已从对物质文化的基本需求转变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种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继续奋斗。

  第三,发展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精准判断,奠定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的政策依据和实践遵循。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总结,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目标充满必胜信心,更是最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从根本上彰显世界意义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而言,有助于党和国家更加全面分析和把握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人民需要;有助于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有助于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作出重大创新发展。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角度而言,有助于我们实事求是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问题,有助于我们与时俱进地研究分析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演变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制定未来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战略。

  二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总体上反映当今我国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水平,反映我国发展全局的基本状况和未来趋势,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的迫切需要。因此谋划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必须放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新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上,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到首位。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思想是时代的声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充分认识到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武器,要确实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使之贯穿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发挥出强大的政治凝聚力和理论指导力。

  第二,在组织领导上,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最重要的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深入领会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尤其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两者的重大意义,把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重大政治原则的时代内涵和“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这个党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党要更好地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更好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就必须做到自身始终过硬,始终努力培养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不断提高在执政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问题,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能力,切实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第三,在执政宗旨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最广泛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发展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做到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挽狂澜于既倒,探索出一条适合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民立场”,胸怀“人民梦想”,致力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人民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字里行间自始至终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历史和人民既赋予我们党责任,也检验我们党行动。我们的价值取向准不准,道路选择对不对,服务内容实不实,成效结果好不好,最终要通过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个最高标准来评判。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第四,在制度体系上,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最有效的体制保障。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必然体现,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们必须坚持发挥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独特优势。从思想理论基础而言,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道路;从政治制度安排而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经济基础支撑而言,中国的政治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从体制机制运行而言,发扬民主集中制原则,把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同集中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高度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当前,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深刻认识新矛盾,积极适应新要求,不断推出新举措,努力展现新作为,推动矛盾新转化,不断创造美好新生活,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取得新胜利、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


作者:     2018/11/10(Top) 返回页面顶端
 
上一条: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下一条:如何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版权所有 © 2018-2024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访问计数: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电话:028-86291673

院长信箱:SAUmkszyxyyzyx@163.com    纪委信箱:SAUmkszyxyj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