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求是大讲堂”第七讲开讲。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四川省委十九届六中全会宣讲团成员邱然老师,作了题为“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谈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世义、党委副书记颜怀坤以及学院部分教师和2021级、2022级全体研究生参加,报告会由杨世义主持。
作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的主笔者,邱然分享了该书选题缘起、采写原则和过程以及个人收获。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梁家河插队。邱然从“习近平为什么要提前一年插队”这一问题入手,讲解了习近平当时的插队背景,然后结合习近平和家人的故事详细讲述了习近平从初到梁家河的不适应到后来融入当地群众的历程。这个过程中,习仲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作风给予了习近平极大鼓舞,同时他也经历了“卫生关”、“劳动关”、“饮食关”和“思想关”的转变,融入群众后的习近平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护,后来成为了梁家河大队书记。接着,她讲述了习近平在大队书记任上心系村民而开展的,诸如办沼气、开铁业社、办代销点、办缝纫社、用个人奖品换回群众需要的磨面机等一系列故事,讲述了习近平圆梦清华时群众的依依不舍以及习近平再到梁家河看望乡亲时的故事。并且邱然讲到,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年的知青岁月中树立了初心为民的情怀。最后杨世义总结了此次讲座不仅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新思想课程建设起到了丰富的启示意义。
讲座结束后,受学院邀请,邱然老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了有关于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的指导交流,交流会中,老师们根据自己的选题纷纷提问,邱然老师倾囊相授,一一指导回应了相关的问题,与会老师表示在此次交流会议中受益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