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论述,推动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深度融合,4月10日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读书报告会在学院1604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意识形态安全”为主题,围绕学术界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5篇前沿学术研究进行深入探讨。窦存芳老师和陈琼老师莅临此次会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级和2024级全体研究生到场参加。
首先,陈遥逸同学系统梳理了这5篇文献的行文脉络、主要内容,重点分析了每篇文献之间的内在关系。她指出这五篇文献围绕意识形态领域,从网络意识形态、新发展阶段建设、政治传播、智能推荐以及根本制度等方面展开研究,为理解和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多维度的认知和实践指导。

其次,徐淑钰同学从意识形态安全的时代背景、意识形态安全的困境与治理之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挑战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系统归纳总结了这5篇文献。她强调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水平。她认为未来学术界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从而为构建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再次,冉露同学从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背景与现状、风险与挑战、实践路径、未来展望这五个方面进行分享。她认为要加强对理论概念研究的深化,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防止网络意识形态研究陷入“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研究困境。

最后,在参会老师们的引导下,与会师生围绕阅读文献中所遇到的困惑展开深度讨论。针对部分同学阅读文献时所存在的问题,两位指导老师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窦存芳老师指出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要根据论文的题目把握文章写作的逻辑结构,并且强调了阅读文献后写作的重要性。陈琼老师则强调要注重对文献中概念的理解,通过拓展阅读相关文献,实现对概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
此次读书报告会通过文献阅读分享与学术问题讨论的形式,提高了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