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学院会议室召开教学研究会议,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党纪学习教育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效果以及《大国三农》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研究探讨。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学院党委书记蒋远胜教授,学院院长何思妤教授,副院长邱高会教授,教研室主任邝良锋教授,副主任陈琼、李迪慧老师,全体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与。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邝良锋主持。
会议伊始,蒋远胜书记深刻分析了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深刻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来说,它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政治意识的责任。因此,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和教风建设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实现学生全人发展的关键所在。党纪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教师作为传道者,首先要做到知纪守纪,以身作则。通过深入学习党纪,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将这些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
邝良锋随后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强调了该课程的时代背景、教学目标与内容结构,让每位任课老师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的针对性。
陈琼就本学期将《大国三农》内容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堂的具体做法进行了介绍。任课老师们围绕《大国三农》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大家交流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了在课程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创新的融入策略。
李迪慧重点介绍了当前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情况,详细阐述了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其具体实施方案。任课老师们就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反馈。老师们普遍反映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更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学院领导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邱高会副院长对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探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强调了继续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何思妤院长强调在课程建设中突出“姓马属农”的特色,不断擦亮“铸魂育人”底色,继续打造“厚德兴农”特色,彰显涉农高校专业特色,精心打造思政课引领、农科协同的“思政+”大课堂,提升“学农”思政课的育人效能。蒋远胜书记指出,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要有宽广的学识魅力、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创新的思维方法,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坚定的政治品格,才能赢得学生尊重,确保课程的良好效果。
此次教学研究会议内容丰富详实,主题鲜明,不仅深化了党纪学习教育,认识到党纪学习教育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而且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和《大国三农》更好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教学中,相信学院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科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促进川农特色的一流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