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红色文化与校园实践深度融合,11月5日,温江区公平学校40余名学生走进我校成都校区,开展了一场以“行走的思政课”为主题的校园参观实践活动。在右木理论宣讲团成员的带领与讲解下,同学们沿着精心设计的研学路线,感受川农文化,聆听红色故事,在我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革命传统中完成了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

“各位小朋友上午好!欢迎来到四川农业大学!”在宣讲团成员亲切的开场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站在造型如扬帆起航的科创中心前,宣讲员向同学们介绍,这座建筑不仅是学校举办讲座与汇演的场所,更是川农学子将创意转化为科技成果的“创新实验室”。从智慧农业到生态材料,每一项探索都凝结着学子们服务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

队伍行至第四教学楼,宣讲员以“课堂与田野相连”为引,讲述了在这里,农业知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孩子们仰头聆听,仿佛看到未来的自己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树立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远大志向。

在图书馆门前,同学们不仅了解到这里是藏书百万的“知识殿堂”,更在周开达院士的雕像前驻足。宣讲员讲述了周院士作为“西南杂交稻之父”的感人事迹,将科学家精神与红色基因中“为国为民”的价值追求悄然连接,让奉献与担当的种子在童心中悄然萌发。

行程的最后一站,同学们安静有序地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这里,右木理论宣讲团成员以《学右木精神,传红色基因》为主题,深情讲述了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川农大英烈校友王右木的革命事迹。从教育救国到投身革命,从创办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到建立四川第一个党组织,王右木坚定的信仰与不屈的奋斗,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孩子。

此次校园参观与红色宣讲相结合的活动,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大学—小学”牵手同行,不仅拓展了基础阶段学生的视野,更在沉浸式、场景化的教育中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代际传递。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与各大中小学的合作,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川农大精神在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