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研室组织学生赴雅安市碧峰峡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思政实践,实地探访此前由我校教学动物医院联合该中心成功救助的受伤黑熊康复进展情况。在学校教学动物医院业务院长巫晓峰和碧峰峡动物园饲养管理部副经理刘俊卿的全程讲解中,师生们通过近距离观察黑熊恢复状态与亲身接触互动,从实践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的重大意义。
实践团队在专家引导下,通过监控系统观察黑熊活动。据巫晓峰老师介绍,该黑熊于2025年3月被发现时右后肢严重受伤,经学校教学动物医院诊断,确认为髋关节撕裂关节囊撕裂,关节液漏至皮下导致局部肿胀。学校医疗团队针对黑熊攻击性强、体型庞大的特性,定制麻醉方案并实施精准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术后恢复,目前黑熊已能正常行走、攀爬,并展现出自然状态下的觅食行为,其精神状态良好。
实践团队通过记录黑熊活动轨迹、亲身投喂、参与康复日志撰写的形式,直观感受科学救护的严谨性。实践团队成员芮博堃同学表示:“黑熊在模拟自然环境中自由活动的场景,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

碧峰峡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接收的野生动物涵盖黑熊、猕猴、鸟类等物种。刘俊卿指出:“黑熊作为‘森林园丁’,其种群健康直接影响森林生态平衡。中心通过模拟自然环境等技术,实现救护与科研的有机融合。”
本次实践以回访黑熊康复情况为切入点,串联起动物医学、生态文明等多维议题。思政课实践教研室主任何宇表示:“每一只动物的康复,都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随着公众参与度的提升,我校积极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从“专业领域”走向“全民行动”,展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川农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