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13日,由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协办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指委2025年年会在安徽大学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指委主任委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熊晓琳教授,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同舫教授,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蒋永穆教授以及来自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厦门大学、海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专家和代表120余人汇聚一堂,聚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与学科建设”这一主题,共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实践改革创新。我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张强以文参会,应邀出席会议。
在12日上午的专家报告上,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与学科建设”这一主题,专家们的发言内容丰富、高屋建瓴,充分体现了在“原理”课教学上的独到经验和深刻体悟。有的专家强调,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下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破解“理论悬浮”问题,通过鲜活的案例,让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与说服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专家指出,要重视学科建设的系统性与创新性,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学术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发展,为教学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此外,关于师资队伍建设,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其理论素养与教学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12日下午分论坛中,与会专家和代表分为三组,围绕“原理”课程建设这一主题,对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是教学实际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张强在分论坛第二组发言中,结合我校“原理”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围绕“原味+农味:大思政课视域下农林院校“原理”课讲深讲透讲活道理的教学体系构建”进行十分钟发言,指出要讲深讲透讲活农林院校“原理”课,既要守好“原味”,又要融入“农味”,当“原味”遇上“农味”,书本知识不再遥远,“原理”的种子在田野里生根发芽。该发言引起与会专家和代表的浓厚兴趣和热烈反响。
本次年会的成功召开,为全国高校“原理”课的改革创新搭建了交流互鉴的优质平台。专家和代表们的分享,从理论阐释到实践探索,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将抽象原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鲜活,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同时,年会围绕学科建设展开的研讨,促进了资源整合与学术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其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深化拓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思想根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