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aozedong Thought and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4211065700

课程性质: 必修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

总学分:6     总学时:96

理论学时:56  实验/实践学时:30 自修:10

开课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负责人:高淑桃

课程师资:赵国友、李毅弘、申荣太、颜怀坤、孟志宏、胡海、孙成勇、何宇、邵紫瑛、熊小果、殷焕举、任大廷、何临春

一、课程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及“实施方案”设立的,是我国高校本专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课程目标

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为了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达到以下几点:

一是努力掌握基本理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

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树立历史观点、世界视野、国情意识和问题意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培养理论思考习惯。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状况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三、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专题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板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修相结合。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和课终考核两部分组成。

课程平时考核由课程论文、课程讨论、读书报告、课外社会调查、微视频制作等环节组成;

课终考核采用卷面考核(闭卷)的方式进行。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50%+课终考核成绩50%。

 

五、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前言(1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过程,以及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相应的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掌握中华民族如何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

重点、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成果。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3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帮助学生理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黑暗的中国高高擎起熊熊燃烧的火炬,创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让沉睡百年的“东方睡狮”站起来。

重点、难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6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革命战争期间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毛泽东带领我们找到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具体内容。理解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在其他主义都失败的情况下,找到正确的道路,为什么能够走出“山沟沟”,走向全国执政。

重点、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如何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性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内容,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内容和改造经验。最终理解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如何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如何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重点、难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3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以及对中国工业化建设发展方面做出的主要思考和贡献,进而总结历史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正确把握艰辛探索形成的理论成果,正确认识这一时期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关系。

重点、难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初步探索的意义

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8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帮助学生理解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吹响改革开放号角,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

重点、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历史条件;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明确在世纪交替、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时刻,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时,坚持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如何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如何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重点、难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3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进入新世纪之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历史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4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

“新思想”、“强起来”的具体含义。具体问题包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后如何理解新时代的内涵、意义,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二、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3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内涵,以及在新征程上,按照什么样的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追梦圆梦,实现关键一跃。

重点、难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科学内涵、实现途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三、奋力实现中国梦

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6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如何,以及具体实现路径和发展思路,具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

重点、难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6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新时代,应该如何放眼长远,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如何攻坚克难,实现强国梦想。具体要掌握“四个全面”,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内容和具体举措。

重点、难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

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第四节 全面从严治党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要求掌握习近平强军思想,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重点、难点: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

二、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第二节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二、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在世界发展多元多样多变的背景下,如何让世界各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何在世界百花园中扩大中国“朋友圈”,如何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具体包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重点、难点: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三、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第二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三、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如何,肩负使命、不忘初心,坚持和加强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重点、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问题导向法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一、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二、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三、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六、实践内容及学时安排

项目(一):观看、制作主题微视频(15学时)

1、实践目的:

在教师指导下,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成就为主题,由学生运用现有的微视频制作技术和网络上已有的反映国家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微视频资源,策划、制作和观看微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接触社会,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2、实践内容:

1)主题微视频制作: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建5-7人的学习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微视频制作主题,选取具体题目,写作拍摄方案,选择制作工具、拍摄场景,拍摄制作视频、讲解设计思路、提供佐证材料。

2)主题微视频观看:

根据教师指导,在3-11周之间观看8个网络主题微视频(7个建议+1个自荐),写作观看心得,指定时间提交。

项目(二)撰写社会调查报告(10学时)

1、实践目的:

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设计调查问卷,运用调查方法,经过统计分析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理论运用实践问题分析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论文写作能力。

2、实践内容:

学生自主组建学习研究小组,推举团队负责人,根据教师布置的社会调查相关主题,选取调查题目,查阅相关知识、资料,自主开展实践调查、收发问卷、统计问卷,撰写调查报告。

项目(三)理论论文竞赛(5学时)

1、实践目的: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学生的自我研究,形成理论论文报告,锻炼实践问题分析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2、实践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理论论文竞赛主题、相关要求,自主查找文献资料,根据相关论文写作格式,撰写理论论文报告。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4]《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6] 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

[17] 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18] 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9] 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0] 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9月29日;

[21]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2]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2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2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2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2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30] 《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31]《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32]《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33]《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34]《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35]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8》,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作者:     2018/11/12(Top) 返回页面顶端
 
 

版权所有 © 2018-2024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访问计数: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电话:028-86291673

院长信箱:SAUmkszyxyyzyx@163.com    纪委信箱:SAUmkszyxyjw@163.com